Monday, May 22, 2017

大昭寺外見識藏民的虔誠



第一次生念要去西藏是多年前看到藏民做大禮拜朝聖的照片,感動於他們信仰之虔誠和生活之簡單, 兩件事都是我做不到的。到了拉薩迫不急待要去大昭寺,不等導遊帶領,趕在調適高反的日子就走過去。

Friday, May 19, 2017

色拉寺辯經


色拉寺有名的是每天下午三點到五點的辯經。我們從哲蚌寺出來,在寺外吃個午餐, 信步走進寺裡看了一下,就到了辯經時刻。只見年輕僧人紛紛帶著黃色僧帽,趕向辯經場。(這是韋小寶所謂的番僧吧?)

終於吃到糌粑

一直對糌粑很好奇。西藏人吃糌粑,喝酥油茶和青稞酒,完全不知道是什麼,起碼總要試一下。

第一天早餐在旅館吃自助餐, 在中式西式水果麪條之中,看到有個糌粑的牌子,可是附近完全沒有什麼成品。走了一回,再一回,最後只好厚著臉皮問,糌粑在那裡呀?答案是要自己把青稞粉拌酥油,糖,和奶渣一起和成的。看著我這大嬸還是一臉迷惑相,服務員就說,我幫你和吧。感謝感謝。先吃點別的吧。然而等了好一會兒,還沒見到,只好走去查看。這下子注意到,那和糌粑的可是位藏人,那麼一定道地的。他正努力地拿著小湯匙在和。又等了一下子才完成。吃起來不像任何食物的口感,如果真要形容,大概類似很結實的麥片團吧,但一點也不乾,口感很實在,今早不會肚子餓了。吃完了,又回到那牌子附近,把四種成分問了個清楚,再照張相留念。那時不知道,這是我在西藏吃到最好吃的糌粑。藏人是習慣用手去和的, 手的温度可以融化酥油和糖,和完了捏一小把就放嘴裡吃了。服務員當然只能用小匙幫我和,難怪弄了那麼久,可真是苦差事。

糌粑成份:左上角起顺時針,青稞粉,犛牛酥油, 奶渣,糖

和好的糌粑

那天中午到八廓街舊區去午餐,叫了酥油茶,指明要鹹茶(而不是甜茶)。又叫了酸奶糌粑。鹹茶好喝,世界上大概沒幾種茶是鹹的吧。一大壺喝不完,真想帯著走。可惜沒有看到用傳統方式打酥油茶的了。糌粑上桌時還是熱的,但沒有那早餐的那麼有勁,少了奶渣的爽脆? 以後又見到需要自和的藏式早餐,都是方便,以青稞粉,糖,和酥油茶去和成的。但我始終沒有自己試著合成過。

Tuesday, May 16, 2017

調適西藏的高原反應


計劃去西藏最大的障礙是高原反應。我因為每'高'必'反',屢試不爽。唯一的例外是有二天的調適期,反應就沒那麼強烈。所以這次用三個方法試圖減輕症狀。

Monday, May 15, 2017

西湖殺鯽 Bleaching out the fish in West Lake



The famous tourist destination of West Lake was clearing the fish in the lotus pond with bleach ahead of its famous lotus season in the summer to prevent the fish damaging the new growth of the lotus buds. All the Night Herons in the neighborhood gathered here trying to snatch an easy meal.

走在白堤西邊盡頭,孤山附近,突見群鳥亂飛。走向動亂所在,只見多艘船在湖面撈東西,夜鷺群集荷花池邊上的分界線上。可以請楚地看見分界線內是渾白色,線外則是自然水色。一問旁邊長鏡頭的攝影人,原來是剛下了漂白粉殺魚,現正在撈已浮上水面半死或全死的魚, 和漂白粉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