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21, 2015

Swimming With Sea Turtles in Kona, Big Island of Hawaii 在大島與海龜同游


三年前才遊大島(驚艷夏威夷大島),因為熟門熟路,從西岸直飛很方便。這次決定只去幾個地方,希望好好放鬆度假。在Kailua-Kona 留了兩天,都在浮潛。我們去的兩處都在路邊,停了車就可以下水,完全免費。買了兩年的水底相機這回真的努力使用。不只見到海龜,還在水中看牠們覓食,跟了好一陣子。其他熱帶魚更不在話下。(倒是珊瑚礁沒啥看頭。)我這旱鴨照例穿救生衣浮潛,保證要沉也沉不下,可以安心地享受神奇的水中世界。以下是英文詳情。

Revisit same place in three years is something unthinkable in our travel record, but we wanted to go back to the Big Island because we knew the place from last visit, this time just wanted to do few things and relax, no exploration needed. With direct flight from Oakland to Kailua-Kona, flying time to the west is much easier than to the east. The big plus is easy access to the free snorkeling sites we intended, no need to involve boat or tour operators.


Tuesday, September 15, 2015

誰判了小狐死刑?


去年在這附近第一次看見幾隻灰狐之後,就常來,也常見到。小狐們常是看到人來才從樹叢裡出來等,明顯的是有人在餵牠們。事隔多日,上個月再來時,居然有人進駐那叉路,一問之下,是野生動物的志工企圖阻止餵食行為。大家都知道是一位中國(不太老的)老人開始餵的。(年紀不太老,觀念很老。)因為可以靠近狐狸,所以照了些令人羨慕的照片。聽志工說,慢慢在網上傳開,來餵狐狸的人越來越多。有時為避人耳目,還很隱秘地偷偷邊走邊掉下狗豆之類的食物,總是吸引小狐出來。這位老人據說還被Ranger 開單,不知道罰則是什麽。但是即使Ranger 解釋給他聽(英文對中文,不知如何雞同鴨講),說狐狸若一直等待餵食,不去學捕獵的技術,冬天天氣不好,沒人餵食,就會餓死。老人還是覺得奇怪,為什麼不把牠們捉起來養,就不會餓死了。

這位志工的工作就是站在狐狸出沒的地方,監視企圖餵食的人,傳播對待野生動物的正確觀念。另外他的腰間帶了個喇叭和響笛,小狐走近來乞食就給他大聲地轟一下,希望能讓小狐 “unlearn” 人是不能靠近的。

我跟他說,要改變行為可能需要兩代 (two generations)。
“小狐狸兩代?” 他問。
“中國人兩代。” 我說。那些只看中文電視報紙的人們是沒法學到美國社會知識的,只能靠上學的年輕一代了。

他說Ranger 告訴他,今冬小狐們都活不下去。要知道灰狐是加州的土生狐狸,這一片野地上還有紅狐狸,是歐洲人到美洲是帶來的。這公園為了要保護原生動物,每年都獵殺紅狐,所以牠們不會和灰狐搶食物。這麽多的努力經營,人卻輕易的就破壞了。

和他談完話,我繼續走那條熟悉的小徑。短短的路上,看到四隻白尾兔子,是狐狸的食物吧。那麼多兔子,真的是狐狸不會獵食嗎?

一個月後,不期望會再看見灰狐。昨天不經意還看見這兩隻,都很小。其中一隻先走了,小隻的還戀戀不捨,走近來等。我只好把自己變得很大地努力把牠嚇走,算是盡一點我該做的吧。野生動物不容易看到,每次看到應該是驚喜,不是死的前兆。


Thursday, July 9, 2015

落磯山脈看熊 Bears in Canadian Rockies


多年以前去加拿大的落磯山脈,記憶最深的是看到很多野生動物,因此一直想再去。這次終於成行,最希望看到的是上次沒能看到的熊。

根據以往的經驗,小路看到動物的機會比較大,所以從Banff 到Lake Louise 決定不走大路 #1, 而走平行的的小路 #1A。果真上路不久就看見路邊停了很多車,下車探看的結果,是一隻棕熊!Grizzly! 頭上戴了追踪器,耳朵上還掛了個數字牌。這熊就在路邊使勁吃著植物,對我們這些圍觀者一點也不理睬。再上路不久又看到一隻黑熊,照樣毫不考慮就下車走近一點照相,不想 Ranger 就在旁邊車上,擴音器嚇了我一跳,叫我們留在車裡。就這樣一路看了四隻熊,都是在路邊猛吃。是剛才爬出冬眠,很餓嗎?還是這時節路邊的東西正香?

Sunday, July 5, 2015

Bighorn Sheep at Logan Pass 大角羊

Spring of 2015, witness Bighorn Sheep came to the Logan Pass Visitor Center parking lot at the after hour of 7pm, to lick the antifreeze leaked from cars. They were chased off by ranger, while two of them persisted to linger around were eventually shot by ranger's rubber bullets in order to deter them coming back to the parking lot to take in harmful material.

那天下午在Logan Pass 遠看山坡上的大角羊群很久,始終沒等到牠們下來,只好悻悻地離開。沒想到車正開出停車場時,就看見一隻大公羊大搖大擺地穿過馬路,走了過來。那時正是晚飯前交通繁忙時候,進出緊張,動彈不得,只好放棄。按了幾張公羊的明星照算數。

Saturday, March 7, 2015

Pacific Grove 看日落月升


我從來不迷日出日落,看見了自然好,但也很少為了那景象早起晚歸。

這次住的Pacific Grove, 靠近知名的17 miles, 遊人不像短程之外的Monterey 那麼多,而且出來不遠就是海,是看日落的好地方。那天一絲雲也沒有,預料是個簡單的鴨蛋黃落日。等的時候四處張望,不經意看到背後明月已兀自升起。只是那時太陽還在地平線上,這月在落日紅暉下看來就沒那麼亮。無雲的日落果真是簡明 ,一輪紅日就那麼直接地沉下海去。天際是一致的橙紅。

Thursday, February 26, 2015

北海道其他值得回憶的地方

除了天鵝、丹頂鶴、雪祭、冰屋和野生動物之外的記錄。這是我第一次來北海道,之前除了知道要看鵝和鶴之外,其他幾乎一無所知。決定要來了之後,和朋友努力在網上找資料,才能早早定下行程,訂旅館,也才發現這裡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困難。日本旅遊的資訊很多,在Google 地圖上寫中文也能找到地方。只要開始,總是找得到的。

函館 Hakodate
百萬夜景之外,早晨當紅的日出,活像日本人吃的軟心蛋黃那麼紅。




小樽 Otaru
大雪之後來到小樽,處處高堆的積雪正好給人們做雪雕,對應隔日開幕的札幌雪祭。我對小樽最深的印象因此是積雪,而不是觀光客嚮往的浪漫情結、海產、和紀念品。

火車站的煤氣燈

Sunday, February 22, 2015

White-tailed Kites mating

The whole thing lasted for 3 seconds...



冬天的合掌村 Historic Villages of Shirakawa-go


合掌村在白川鄉,因為降雪量很多,屋頂造的很斜,避免雪大量堆積,造成屋頂攤塌。屋頂造型像雙掌合十,指尖緊扣,手掌微開的樣子,所以叫“合掌”。附近的農村也都用同樣的屋頂造型,統稱“合掌造”。合掌村大概是其中最大的村子,其他幾個具體而微。這裡原來都是務農,觀光客多了之後,有些成了民宿,小店和食堂。

Friday, February 20, 2015

雪後的北海道鄉間小路



在鶴居村的清晨出發向阿寒湖方向開去。一上路,發現路邊林子都灑了一層昨晚的雪,此時氣溫還沒升高,得以完全保持原樣。四下一片寂靜,陽光燦爛,藍天有雲,霧淞,農莊,遠山,無處不美。我們一路讚嘆,拍照,知道照不出這景色的美和心裡的驚喜,可還是企圖一下吧。上阿寒的氣候突變,沒法前進,只好折返。但這趟車程真是值得, 特為之記。

Tuesday, February 17, 2015

地獄谷的日本雪猴 Japan's Snow Monkeys


Jigokudani Yaen-koen near Nagano has one-third of the year under snow. To help the monkeys endure the harsh winter and prevent them from starving, a small onsen was set up and grain is provided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We got there at the feeding time, so mostly the monkeys were focus on food, instead of enjoying the steam bath in the onsen.  For more information, check the link at the end of the page.

看雪猴是和朋友跟著一對知名的攝影達人去的,去的是長野附近的地獄谷野猿公苑。到達之後需要走1.6公里的上山路,穿了冰爪覺得很踏實,不用擔心滑倒。路的盡頭雪很厚,但溫泉大冒。公園中心是一個很小的溫泉池,是寒天裡給猴兒們享用的。

Monday, February 16, 2015

北海道的丹頂鶴 Red-Crowned Cranes of Hokkaido


Tsurui Village in Hokkaido, Japan has three sites regularly feed the red-crowned cranes, making the sighting of this rare bird a sure bet. See the English link at the end of this blog page for map.

看到丹頂鶴就想到日本,高雅和長壽。但是丹頂鶴在亞洲其他地方和西伯利亞也有,只是數目少又散落各地。而北海道幾十年來餵食,因此即使是瀕危,到這裡卻一定能見到。

北海道的鶴居村 Tsurui Village 附近有大片濕地,(屬於釧路濕原國立公園),適合鳥居。冬季時附近有三處餵食地,大部分的鶴都群集這裡。根據WiKi 的說法,因為食物來源固定,這裡的鶴最多只飛個一百多公里就算是遷移了。到西伯利亞去生小鳥的事是沒有的。(日本的鶴就留在日本了。)

Sunday, February 15, 2015

札幌雪祭 Sapporo's Snow Festival


The snow slide in Tsudome was fun. Odori Park got 12 city blocks of snow and ice sculptures, even got a snow boarding competition site. But the Susukino site in the night was too commercialized.

到了札幌才知道前幾天大雪,把知床一帶的羅臼隔離了三天才打通。我們看到的只是沿途堆滿了雪,很慶幸自己沒碰到風雪。

札幌的雪祭有三個場地。我們計劃先到北邊的Tsudome 去滑個雪胎,體會一下雪國小孩的冬季娛樂。大部分時間花在大通公園Odori Park,是主要冰雕和雪雕的展覽場。晚上再去第三場地看有燈光效果的冰雕展出。這是雪季的第一天。聽說第一天效果最好,以後作品就可能受到天氣影響。

Saturday, February 14, 2015

然別湖的冰屋


北海道有很多湖,深冬時節不是全部結冰,就是大半冰封。此行最後一站定在然別湖,因為湖上蓋有冰屋,緊臨湖畔的溫泉旅館不但有面湖的房間,還有一泊二食。這裡就成了我們最後的奢華。

Friday, February 13, 2015

北海道的天鵝


出發前只在網上看到古丹溫泉旁邊有天鵝,因此只鎖定那一點。到達流冰鎮網走時看到附近的濤沸湖也有,正好順當日的行程去瞧一眼。在“白鳥公園野鳥觀察舍”的路口進去,果真有還沒結冰的河水供天鵝使用。野鳥觀察舍出奇的清潔,並提供望遠鏡和scope。附近顯然還有更多天鵝來去飛翔。



Thursday, February 12, 2015

北海道樂見狐狸


第一次見到狐狸,是行車時在路邊林子裡。視力一向很差的我,居然看到那狐狸就坐在那裡,沒有其他行動。也因為如此,開車的朋友想U回去看牠還在不在。開了好一陣子才有機會迴轉。是一處帶有停車場的觀景台,正要回頭,又看見水邊不遠的冰面上有隻鳥,仔細一看,怪怪,是隻鷹吧!趕緊拿望遠鏡來瞧,真是一隻White-tailed Fish Eagle Steller's Sea Eagle, 也是此行希望看到的鳥。那鷹站著不動,只是左右轉頭。另一隻White-tailed Fish Eagle 起身飛了。車開向狐狸在的地方,還沒到,朋友就趕緊剎車,是路邊一頭蝦夷鹿在吃草。此時後面沒車,趕緊照了相往前去找狐狸。還真的在那裡,看了我們一眼,想了想,就拔腿往山上去。我趕緊在後車追上前照了幾張。隔著駕駛和緊密的林子,只有一張是清晰的,直到晚上放大來看,才知道那狐狸嘴裡還含著一隻小鼠呢。原來第一次看到牠時,牠是坐在鼠洞前等,在那地方耗了這麽久才捕到獵物。

Friday, January 9, 2015

雨後的 Coyote Hill


經過三年的乾旱,去年底幾場大雨過後,Coyote Hill 的幾個水塘突然注滿了水。此時正逢水鴨遷徙的季節,本來緩慢呆滯的水塘突然充滿了生氣。水鴨來來去去,交通頻繁。

Wednesday, January 7, 2015

Joshua Tree 國家公園



Joshua Tree 國家公園離LA 兩個小時,感覺上像是遠在天邊。這次終於決定在去猶他州途中順道一遊。

這公園有三個入口。北邊沿62 號公路有兩個(Joshua Tree 和園總區所在的Twenty-Nine Palms),最南邊一個(Cottonwood Spring)。兩條主要道路,短的Park Blvd 會入貫穿南北的Pinto Basin Road, 景色截然不同。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只沿 Park Blvd 走。這條路從 Joshua Tree 的遊客中心開始,進園之後,兩旁滿是 Joshua Tree, 尤其到了最大景點 Hidden Valley 之外, 更是集中。我先查了網上,對 Barker Dam 的倒影十分嚮往,早晨第一站就想先睹為快,希望能見到晨光下的深藍靜美。那裡是古早牧人搭建的小壩,在沙漠裡蓄水供牛飲用。據說因為那水,大角羊也可能來光顧。清早淡月藍天,第一次走在公園裡,見到典型的多石景觀。可惜久旱之後的初冬小雨並沒能積水,小壩裡幾乎都乾涸了,那兒來的倒影。一路看石塊的編排造型,遠方的雪山,短短回程也還是愉快的。

Saturday, January 3, 2015

遇見土狼


開在Joshua Tree 國家公園的Park Blvd 上,一晃眼彷彿看見對面車道上有個什麽動物,開過了宅爺才說是隻土狼 Coyote。Coyote!! 平常牠們躲人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就站在路上呢?趕緊轉回頭去看個仔細。回頭了,想不到這狼也沒什麽要迴避的樣子,還是在那附近徘徊,還跟我兩眼對看。(和野生動物做eye contact 是完全 No No 的。)哇!牠一副有心機的樣子,看得我有點害怕。過了一會兒才領會過來,牠是擋在路上,要東西吃!去了遊客中心,回程又是牠在擋路,我們稍慢了一下,眼看牠就要撲上來,只好踩了油門離開。(也許牠以為我們慢下來是要餵食的前奏,誰知道呢?)

從來沒見過這麽囂張的動物。國家公園的遊客中心有一個海報,就是以一隻土狼為例,誰餵了牠們,牠們就活不成了 (A fed coyote is a dead coyote)。下午在園裡見到一位服務的志工,向他問起這個情形。園內知道這隻狼,大概是被過往的遊客餵過,才放棄自己捕食,專事大膽攔路打劫。他推測這狼只有兩條路,一是擋路被車撞死,另一是變得有攻擊性,園方只好把牠殺了。兩條路殊途同歸,都是死路。想來還是被人弄死的。唉。為什麽總有這麽多無知的人。土狼因為會獵殺牛,被畜牧人和政府捕殺,連在狼窩裡的小狼都不放過。這下連在國家公園裡的土狼也活不下去。現代人想和動物和平共存,不只是同情心,還需要知識和約束力的。

Thursday, January 1, 2015

羚羊峽谷 Antelope Canyon


亞利桑那州的 Page 有三個想去的地方,可惜其中最特別的The Wave極難取得許可,每天只讓十人進去,五個在網上搶訂,另五個是當場抽簽。也很難怪,遊人多了,經年踩踏砂岩,美景就完蛋了。還是就用google "The Wave", 欣賞別人的照片吧。另外的兩處 Horseshoe Bend 和 羚羊峽谷Antelope Canyon 都離鎮上不遠。要注意的是,羚羊峽谷是裂隙峽谷 slot canyon,岩間的空間很小,一旦下雨時很容易漲水,遊團可能會被取消。甚至當地沒下雨都可能會受上游雨水流入的影響。1997年某個晴天,一個歐洲團體在這裡被上游的洪水衝得無處逃生,死了11人。據說是導遊沒有盡到職責,敦促(不肯相信怎麽會有洪水的)遊客離開造成的。